非常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他穿成小鲜肉,我穿成老登? > 第139章

第139章(第1 / 2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
“解得好!既然晚出书不足据,那我们便以《尚书》证《尚书》。《汉书·律历志》引《尚书·伊训篇》曰:‘诞资有牧方明。’郑玄《典宝》注引《伊训篇》云:‘载孚在毫’,又曰:‘征是三朡’(zong),这是东汉时的《古文尚书》。可今本《古文尚书》的《伊训篇》,却没有这三句,这又做何解呢?”

沈驎士原本如春风拂面的笑容,彷佛在瞬间被冻结!硬生生僵在了脸上!

徐伯珍强作镇定道:“脱漏三句而已,有何稀奇?”

王扬哦了一声:“那这么说来,《三统历》引《毕命丰刑篇》言:‘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,王命作策《丰刑》。’而如今的《古文尚书》却没有这十六个字,想来又是没有什么稀奇的脱漏喽?”

徐伯珍顿时语塞。

台下一个儒生突然激愤叫道:“说不定是《三统历》引的《尚书》是假的!”

王扬挥扇而问:“你知道《三统历》是谁写的吗?”

儒生不能答,另一位学者站起,语气不善说道:“是西汉刘歆,那又如何?”

“刘歆与其父刘向共同校订秘府藏书,所编藏书目录《别录》中明确记载有‘《尚书》五十八篇’,此方为真《古文尚书》!刘歆又力主立《古文尚书》为学官!刘歆为西汉大学者,难道他见的版本是错的,反而在三百年之后,梅赜的版本才是对的?”

王扬说完看向沈驎士:“先生方才说‘晚出书不足据也’,那我请问先生,刘歆所见《尚书》,与梅赜所见《尚书》,到底何者为晚出?”

沈驎士张口结舌,不知出何言以对!

西面座中,又有一学士抗声辩道:“王公子方才所举皆汉时征引之例,汉承秦焚书之后,古书残缺,如何可信?”

王扬笑了笑: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